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旅游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旅游资讯

湖南桃江:大学生化身“种粮大户”带动脱贫致富

时间:2020-03-20 17:20:59   作者:   来源:   阅读:311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山西旅游网3月20日讯 “春耕出产,不能让疫情牵着鼻子走。现在国家政策好,双季稻每亩贴补达到235元,让咱们越种越有劲!”3月中旬,正值春分,身为基干民兵的周灿君正带领着他的“民兵突击队”忙着抢播种子,一边用扫帚将种谷扫平,一边跟笔者攀谈,满眼的指望。黧黑的皮肤,纯熟的举动,一双......
山西旅游网3月20日讯 “春耕出产,不能让疫情牵着鼻子走。现在国家政策好,双季稻每亩贴补达到235元,让咱们越种越有劲!”3月中旬,正值春分,身为基干民兵的周灿君正带领着他的“民兵突击队”忙着抢播种子,一边用扫帚将种谷扫平,一边跟笔者攀谈,满眼的指望。

黧黑的皮肤,纯熟的举动,一双布满老茧的双手,一看就是个实实在在的庄稼人。今年刚才36岁的周灿君,让记者感触到了超出年龄的沉稳,一身民兵的装束更显干练。让人预想不到的是,就是这样一个衰老人,却有着近十年的种粮经验,现在种植水稻面积近900亩,是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牛田镇三塘湾村名副其实的“种粮大户”。


湖南桃江:大学生化身“种粮大户”带动脱贫致富


“读了这样多年的书,竟然回家种田!要不现在少说也有一两万的月收入,也不用这样辛甘!”中午吃饭时,周母还不停地唠叨,双手却心疼的摸了下儿子被晒得脱皮的颈部。周灿君虽其貌不扬,却是湖南科技学院的本科生。2006年毕业,曾在天下500强上海广达制造城和精英电脑做FA、电脑主板失效分析工程师,当初月收入不少于6000元。其父一直以种田为生,最多时承包了村里60多亩农田,看着父亲终日劳累也没有多少盈利。2010年,周灿君毅然辞掉别人都羡慕的工作,回村种田。

“知识就是力气。好多人种田赔本,但他却越种越多。不光自己致富,还带领村里不少村民脱贫致富呢。”牛田镇党委书记蔡亮赞不绝口。当笔者问及周灿君的种田秘籍时,不善于唇舌的周灿君在地上就手拾起根树枝画了一个表格,就是软件与软件两手都要“软”。软件上用植保无人机(可施肥、打药、播种)、谷物烘干机(不受天气影响,省工省时)、改良土壤(测土配方、作物交替、散生灰);软件上则使用种田APP,精准施肥、施药。周灿君充足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,联合现代农业技能,科技种田,他说今年双季稻预计亩产达到1500斤,年收入将打破20万元。

致富不忘本,脱贫助推人。虽是科技种田,大部分程序都用机械装备代替,但人工亦不可少,周灿君尽量雇用村上的贫困户,让他们能在自己家边上赚点钱。47岁的文才兵是个只身汉,80多岁的老母眼睛看不见,生涯不能自理,还有一个神智不清的哥哥需要照顾,并且他自己身患癫痫,闻名人不敢请他工作。近几年周灿君都会优先照顾他,年均收入约6000元,加上政府的贴补,文才兵一家早已走出贫困序列。用人时节少时十几人,多则几十人,但在周灿君这里的都是些老熟人。问及人工费大概需要多少时,他算了算:“一年下来请人也至少要花20万元。”说起这个衰老的大学生种粮大户,村民们纷纭竖起了大拇指。

(李德辉 李胜财 姚艳玲)


相关评论
 山西旅游网版权所有 网址www.shflny.org.cn 文章来源于网络  

  沪ICP备12012639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