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娄烦的莜面
时间:2023-05-16 13:07:29 作者: 来源: 阅读:168 评论:0内容摘要: 莜麦喜寒凉,耐干旱,生长期短,这些特点正好与娄烦的气候特点相适应,是娄烦重要的粮食作物。特别是娄烦西南部米峪镇、马家庄、盖家庄等乡的高寒山区产的莜麦磨成的面,白稴香细,小有名气。 莜面不仅是娄烦群众日常食用和招待宾客的食物,而且群众在长期食用莜面的过程中还摸索创造出不少婚丧......莜麦喜寒凉,耐干旱,生长期短,这些特点正好与娄烦的气候特点相适应,是娄烦重要的粮食作物。特别是娄烦西南部米峪镇、马家庄、盖家庄等乡的高寒山区产的莜麦磨成的面,白稴香细,小有名气。
莜面不仅是娄烦群众日常食用和招待宾客的食物,而且群众在长期食用莜面的过程中还摸索创造出不少婚丧嫁娶、过时过节的节日和礼仪食品,别出心裁,妙趣横生。
隔年莜面 娄烦除夕中午饭是吃隔(方言读jī)年莜面。这顿莜面要和得多些,吃了有剩余,取“年年有余”之意。
做莜面时,除栲栳外,一定要捏菜角子。因为捏角子要叠角,谐音为“得角”。角是我国货币的辅币单位,“得角”,本意就是得到钱了。引申为万事如意、吉祥顺利的意思。
过年捏扁食与捏莜面角子一样要叠角。家里有人升学、参军、工作、出门等都要吃扁食或莜面角子等需要叠角的食物。“得角”还被抽象成一个可以自由运用的方言词,如说:“你这几年活得实在得角呢!”这句话中的“得角”就是顺利、惬意的意思。
吃子孙莜面、娄烦婚礼和丧礼前一天中午都吃莜面,分别叫吃子孙莜面和安灵莜面。做子孙莜面时,除推栲栳外,要专门给新人捏一套“长命圪搓搓”。先捏两个莜面钵钵,里面分别放6个共12个莜面角子,取多子多福之意。两个钵钵上面搭一条盘着的很长的莜面圪搓搓,预祝夫妻长命百岁,白头偕老。
席面上的栲栳是多人推的,但捏钵钵、角子和搓圪搓搓是从新人的姐妹嫂嫂或婶子辈中选择一人,这个女人必须夫妻健在,上有公婆父母、下有儿女。
扣雀笸箩打雀棒 腊月初九,娄烦群众家家吃莜面鱼儿汤。锅里是山药、豆腐等配好的料汤,搓好的莜面鱼儿放在屉箅上与料汤一起蒸熟,然后把莜面鱼儿拨入锅里。
搓莜面鱼儿时,要捏一个类似笸箩的小圆缽,叫扣雀笸箩。再搓一条圆柱形小条,放在笸箩上,叫打雀棍,和莜面鱼儿一起下到锅里。
这种习俗,与娄烦历史上麻雀多有关。娄烦是杂粮区,广种麻雀爱吃的糜麻五谷,再加上丘陵山区各种洞穴也多,为麻雀的生存提供了条件。一到秋初,成百上千的麻雀会结队“搧青”(指吃未成熟的庄稼),大片大片的糜谷被麻雀搧得空穗朝天。所以一到秋天,农民们就在麻雀爱吃的庄稼地里扎起草人吓麻雀。可惜时间久了,麻雀见怪不怪,草人竟成了麻雀栖息的站台。
麻雀过多,确实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灾害,所以消灭麻雀也成了当地农民的一大心愿。冬天下了雪,麻雀无处觅食。孩子们就扫开一块空地,放些糜谷,上面用一根短木棒把筛子一头支起,木棒上拴一长绳,孩子们拿着绳子另一头藏在远处,等到麻雀进入筛子底下啄食,一拉绳子,就能把麻雀扣住。这与鲁迅小说《社戏》中描写的情景一模一样。腊月初九吃扣雀笸箩打雀棒的习俗,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。
现在人们不打麻雀了,但有扣雀笸箩打雀棒的这顿莜面鱼儿汤照吃不误,吃的就是代代传承的习俗给群众生活带来的情趣和愉悦。
文字:张贵桃
编辑:褚慧灵
审核:马 燕
-->
- 相关文章
-
-
05-16岚县熬山药
-
05-16好吃运城 美味夏都
-
05-16老大同中秋月饼怎么吃?(上)
-
05-16剔尖:软滑筋道 别具一格
-
05-16古城平遥拟投资上亿元打造产业项目 推动特色专业镇建设
-
05-15走进地市 | 519中国旅游日当天,芦芽山景区免门票
-
05-15榆次区莲花湾景区微风和煦、景物幽美
-
05-13“五一”假日红岩岭景区游客如潮
-
- 相关评论
本栏最新更新
-
05-22晋南花馍
-
05-22“稷山四宝”饼子的文化基因
-
05-22咬春
-
05-22绛州铜火锅:越煮越香越有味
-
05-22大同的粉(1)
-
05-18浑源人把立夏过成了“凉粉节”
-
05-17【平城味道记忆】八八席、六六席、四四席,老大同宴席都有哪些讲究
-
05-17【平城味道记忆】除了老大同八大件,还有四拼八样
-
05-17稷山麻花,一首美食歌谣
-
05-16娄烦的莜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