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P手机版 RSS订阅 保存到桌面加入收藏设为首页
特产美食
当前位置:首页 > 特产美食

平定豆叶菜的传说与诗歌

时间:2021-12-04 16:08:06   作者:   来源:   阅读:1087   评论:0
内容摘要:豆叶吟山田种豆惧苗稀,田家辛苦怨调饥。输租糠秕乘瓦缸,蓄菜备尝藿与薇。新谷面登场,团团白露。先期豆伤英,后期叶陨黄。廑怀属少妇,茸草埋晨装。相携或三五,—一执筠筐。盈檐非染篮,越陌且寒裳。行行拾绿野,捋取纤指长。平畴闻笑话,篱落话农桑。夫婿樵喝山如沃,煮菜连霄薪代烛。中妇磨刀切叶......


123.jpg


豆叶吟


山田种豆惧苗稀,田家辛苦怨调饥。

输租糠秕乘瓦缸,蓄菜备尝藿与薇。

新谷面登场,团团白露。

先期豆伤英,后期叶陨黄。

廑怀属少妇,茸草埋晨装。

相携或三五,—一执筠筐。

盈檐非染篮,越陌且寒裳。

行行拾绿野,捋取纤指长。

平畴闻笑话,篱落话农桑。

夫婿樵喝山如沃,煮菜连霄薪代烛。

中妇磨刀切叶细,溪头担浴漉檐际。

抱瓮聊度日,尝羹谋岁卒。

时和歌帝力,俗朴艰民食。

辛值长官清,与庶民休息。

登盘饺得菜根肥,欢溢年香闺菜色。


  这是清代李正元的一首描写沤制豆叶菜的诗,细腻生动地描绘了农家制菜的紧张场面,表达了对家乡的风土食俗的深厚感情。黑豆叶菜是旧时平定县一带农家百姓常吃的一种腌制菜。在旧社会有这样的传说:“半田半水九分山,糠菜半年粮半年”。糠,即为谷糠,这里的菜就是指用黑豆叶沤制的酸菜。据说,早在晋献公时就有了吃豆叶的食俗。


  每到秋后,平定一带百姓就开始了每年的过冬准备。腌制好的豆叶菜既可用于炒菜、又可浇汤煮饭,而且还有大凉败火、解渴消炎等药用价值。在外地工作的平定人回乡,总要提及有没有黑豆叶菜。无论走到哪里,一提起黑豆叶菜,就会如数家珍把这种特有的腌菜津津有味地讲述一遍。


        制作这种豆叶菜,自然是以豆叶为原料。采摘豆叶的时节,应在“白露”前后 。届时平定人都会结伴而行,到庄稼地里去采摘豆叶,称之为“捋叶”。而且当地风俗,只要”白露”一到,群众一齐出动捋豆叶,走到哪家的田间都可以,村与村之间也不分界限。当地还有一个习俗,在白露以前是不允许采摘豆叶的。


        采回来的豆叶,要经历一个奇特的制作过程。首先,要将豆叶卷紧成团塞满底锅。然后再加水上盖用火焖,蒸熟后倒出来,用刀切成细丝,一点一点地放进笼中,再用木制的腌菜疙瘩压紧,一层一层放置,放足后用高粱杆照着瓮口大小截成段状,放在瓮口,上面再加一块“鹅卵石”压紧,将瓮置于阴凉处,逐日加清水,使瓮内菜叶发酵后渗出原汁,即“红水”外 溢。“立冬”前后,瓮内豆叶原汁溢尽,将菜取出,把烂了的菜叶去掉,好的菜用清水反复清洗几遍。再将洗净的菜用笊篱捞在筐里,用木板、大石头压紧,挤干水,放在缸内,一层一层按住,加上鹅卵石,再将冷却后的清米汤或面汤倒入瓮中,把菜淹住,常加水,常添菜,放在零至十摄氏度的地方保存,有时存放时间可达半年至二年之间。


        据平定县的百姓说,吃豆叶菜,能“清内热、助消化、健脾胃”,对身体有好处。豆叶菜的吃法,可以当“梢子”吃,可炒,也可以调制后食用。尤其是当地吃法——豆叶菜小米酸饭更有地方特色。

 

  


-->

相关评论
 山西旅游网版权所有 网址www.shflny.org.cn 文章来源于网络  

  沪ICP备12012639号-7